在山西太原舉辦的2016夏季全國煤炭交易會已進行至第二天。在此次交易會上,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公路物流服務平臺也正式宣告上線。這意味著這個中國交易商最多、交易量最大、交易額最高的全國性煤炭現貨交易市場,在促進煤炭電商交易中形成了電商、金融、物流“三駕馬車”相輔相成的格局,也讓山西煤炭電商平臺走向完整、完善。
據介紹,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公路物流服務平臺利用北斗、車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對公路物流相關企業和社會車輛的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形成高效運力,為交收環節提供保障。
此平臺對于企業的意義在于,為煤炭貿易企業提供基于煤價和運費的整體方案,有利于貿易企業快速對比不同礦點和路線的的綜合成本,從而大大提高貿易企業決策效率。企業在平臺的流水數據,也能夠使企業可以更便捷的得到銀行資金服務,使業態達到良性的循環。同時,物流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未來也會為行業和政府等重要職能部門提供決策支持,為煤炭相關企業提供幫助和引導。
煤炭價格大幅下跌、煤企經濟效益下滑、庫存處于高位、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當前,山西煤炭行業面臨困難,并拖累該省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而作為目前唯一經中國國務院批準冠以“中國”字樣的煤炭交易中心,山西利用這個大型煤炭交易平臺探索煤炭訂貨方式改革、交易體制機制創新和搭建基于第三方服務的煤炭交易平臺,以推進煤炭市場化改革。
此前,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已加強與鐵路部門合作,推進交收倉庫體系建設。而公路物流服務平臺的上線,則使包括公路、鐵路、交收倉庫在內的物流體系更加完善。
事實上,為幫助煤企解決經營困難、資金緊缺的普遍問題,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亦已加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一方面為交易雙方做好現貨交易的結算服務工作,另一方面圍繞煤炭產、購、銷鏈條開展應收、預付、質押等全方位的平臺供應鏈融資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此外,該交易中心自主研發建設了集煤炭交易、結算、信息、物流、金融、信用評價等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煤炭現貨電子交易平臺,目前已發展至第三代。
為了應對當前的“煤炭寒潮”,山西不僅在“煤炭革命”中大規模為煤企減負,還利用大型煤炭交易平臺,推動電子交易市場的規范化、創新化發展,以推動該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煤炭產業扭虧脫困、轉型發展。
